追寻慈善的足迹——我国古代慈善的延续

文章来源:本站 时间:2023-11-30 18:30

慈善,这一源自人类关爱他人的本能行为,在我国源远流长。“慈善”一词原本是佛教用语,其原意为慈悲为怀、广种善果,但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古人就曾有过对慈善内涵的相关描述,敬老爱幼、扶贫帮困,也早已成为古人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从远古时期的义举,到封建社会的慈善事业,再到现代慈善机构的兴起,慈善在我国的发展轨迹犹如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出我国人民的仁爱之心和博爱精神。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之“仁爱”、墨家之“兼爱”、佛教之“慈悲”等, 虽表述不尽相同,但其义理相近,无不包含了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道德准则和慈善理念。由此可见,中华慈善思想发展脉络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是一致的,在这些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善恶报应观和慈悲观成为了我国古代慈善思想的重要渊源。

我国古代的慈善救济活动,大致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寺院的济贫事业随之兴起,这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慈善救济事业。

唐代,随着武宗废天下僧寺,济贫工作开始由宗教团体主办改为官办,朝廷成立慈善机构并大力推动慈善救济事业。在我国,官办慈善救济机构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和孤独园。



宋代承袭唐旧制,并扩大了官办慈善机构的规模,养老慈幼事业尤为突出。其专门设有居养安济院、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包、举子田等。蔡京为相时,曾在全国普遍设立“安济坊”,以救治贫病老人,它取意于苏轼早年在杭州以私人捐款设置的义诊“安乐坊”。宋代在医疗方面还设有惠民药局以提供义诊处方,此处方后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了埋葬贫病路倒无依者,宋代又有漏泽园之设。

元朝的慈善事业最重要的发展是在医疗方面,医疗救济官被提升为官医提举司与广济提举司。前者是医师,后者管医疗救济。另外,在各地普设“医学”为医疗主管,惠民药局继续提供医疗救济工作。在明清之前,以捐谷赈灾、修路建桥为主要内容的个人慈善活动早已存在。即使是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也不少见。如经常为人所提及的范仲淹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但这些慈善活动很难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慈善事业。

明末清初,在江南的武进、无锡、嘉善、太仓、昆山等地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或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它既不同于宋朝以前国家干预的慈善事业,也有异于此前出现的民间慈善活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全新的非宗教性的、非宗族性的、持续性的、志愿性的慈善救济事业,是现代慈善事业的萌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政府引导下,各类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同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如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等,纷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如今,慈善已成为我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延续着古代慈善的优良传统。


自古以来,慈善就是我国人民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它照亮了无数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传递着人间大爱。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觉悟,历朝历代也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一批批为慈善事业奔走的恪尽职守者,已经将向善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基。让我们携手传承中国古代慈善的优良传统,用爱心点亮更多人的生命之光。

未来,海南南海慈爱基金会将在关心支持中国佛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持续关注和响应社会救助、救灾、助学、扶弱等佛教慈善领域需求。我们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护法居士参与到佛教公益事业中来,用点滴爱心汇聚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