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名人堂——慈善先驱范蠡

文章来源:本站 时间:2024-12-20 15:44



慈善名人堂

商圣善举,泽被千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成就和高尚的品德闪耀着光芒,他就是范蠡。他不仅在政治、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一位堪称典范的慈善家,其事迹与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传承。 

生平概述

范蠡生活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被史学界称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经营之神、商家鼻祖,被中国民间恭奉为“文财神”。他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且聪慧过人,对世间万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当时的楚国政治黑暗,范蠡虽有满腹经纶,却难以施展抱负。后他与文种相识,二人一同前往越国,开启了传奇的一生。在越国,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面对吴国的强大压力,范蠡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为勾践出谋划策,历经会稽之耻后,又精心策划了二十年的复国大计。他劝勾践卧薪尝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最终成功复仇,使越国成为春秋一霸。


然而,在功成名就之际,范蠡却能清醒地认识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越国,泛舟五湖,开启了他商业与慈善并行的人生下半场。



慈善之举

在司马迁的笔下,范蠡是神一般的存在:“范蠡三徙,非苟去而已,所至必成名。居官则至卿相,居家则至千金,布衣之极也。及携西施乘舟泛湖,自钱塘出海北上,经东海出于齐,再止于陶,则如雁归长空,鱼入大海。不亦美乎哉?”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再一次不吝赞美之词,将范蠡的慈善行为描述为:“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范蠡从越国激流勇退时,不但无官一身轻,还把越王赏赐自己的钱财散尽,无财一身轻。这是他第一次散财。


他的第二次起家,完全是由自己的勤奋和精明的头脑换来的。司马迁在《史记·范蠡列传》是这样记录的:“后,经东海出于齐,自称鸱夷子皮,与西施并长子,耕海牧田,居无几何,治产数千万。”他和西施,儿子及家人利用海边的自然条件,开荒种地、围海煮盐、海中捕鱼,又利用自己的头脑开展商业活动,很快就积累下万贯家财。不仅一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还经常接济周围穷苦的乡亲。



范蠡虽说此时化名为鸱夷子皮,但他的贤明能干还是得到了当地人赏识,并把他举荐给了齐王。齐王请他到国都临淄当相国。关于他有没有在齐国当相,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论,有的说他和齐王约定干三年。三年后,面对齐王的再次挽留,他坚决不受,辞归相印,尽散家财。但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却是另外一种:“齐人以为贤,欲相之,蠡不受,乃散其家财,举家定陶。”


为以范蠡的智慧,既然在越国有不世之功都不当上将军,也完全没必要只是因为有贤名就在齐国当相。这是范蠡的第二次散财。


这一次,范蠡带着妻儿来到了地理位置极佳的陶地,再次更名为“陶朱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了12个字“以陶为天下交通,可致富,遂驻。”陶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优越,“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


范蠡又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广置家产,货利天下。”没多久,再次积资巨万。但不久,他的二儿子在楚地因杀人被判死刑。他感叹钱能救人,也能杀人,悔恨自己教子无方,便将所得全部钱财,再次用于救济周围的贫困百姓与乡亲。


范蠡因“三聚三散”、反复“裸捐”的慈善家本色,被后人称为商圣,他“取之于民用之民”的金钱观也是超前的,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慈善家



慈善理念与精神内涵

1

散财之道

范蠡秉持着“三聚三散”的财富观。他曾三次积累起巨额财富,又三次将财富散尽。他认为财富不应被个人独占,而应在社会中合理流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若一味地守财,不仅会引发社会的贫富不均,还可能给自己带来灾祸。他这种豁达的散财之道,体现了他对财富的超脱认知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2

感恩回报

范蠡的慈善行为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他感恩越国这片土地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感恩百姓在他商业经营过程中的支持与合作。他以慈善作为回报社会的方式,用自己的财富和力量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他或者需要他帮助的人。这种感恩回报的精神,使他的慈善行为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源泉。


3

以人为本

在范蠡的慈善理念中,始终将人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扶贫济困、助力教育,还是扶持商业、改善民生设施,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人的生活状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范蠡的慈善事迹和精神被许多文人墨客所传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慈善楷模。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世的商人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慈善事业成为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范蠡的散财之道提醒着现代企业家们,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捐赠和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应当将范蠡的慈善精神融入到现代社会的慈善事业和文化建设中,让慈善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爱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