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名人堂——雷锋精神永流传

文章来源:本站 时间:2024-11-14 15:50


慈善名人堂

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雷锋,一个名字,一个符号,更是一种精神。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善举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雷锋生平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所在部队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慈善小故事


雷锋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他总是乐于助人,无论是对战友还是对陌生人,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善。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


另100元雷锋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台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这两句话出自雷锋的日记,短小却蕴藏着极大的内力与深意。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在我国交互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从接纳到融合的过程。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互相认同,始于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当时就将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定于3月5日,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而08年的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的举办,成为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在抗震救灾中,在奥运服务中,广大志愿者所展现出的团结、拼搏、关爱、奉献的精神,不断的丰富着传统的雷锋精神,并迅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从此“学雷锋志愿服务”就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的特定称谓了。




许多知名基金会也都专门设立了雷锋专项基金,致力于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公益事业不在大小,在于是否用心持久,海南南海慈爱基金会未来将持续以身作则,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延续雷锋精神,发展公益之路,助残扶弱,促进社会融合。



爱心捐赠